发布日期: 2021年03月26日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招商引资: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65亿美元、增长7.07%。现汇进资6244.02万美元、增长22.1%,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462.89亿元、增长8.7%。新引进“5020”项目10个,其中,20-50亿元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4个。
(二)外贸: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324.74亿元、增长9.1%。其中:出口完成108.31亿元、增长33.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进口完成216.43亿元、增长0.1%。连续十一年被评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余江雕刻文化出口基地被认定为江西省文化出口基地。
(三)社零: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12亿元、增长3.9%,增幅居全省第一。
(四)现代服务:实现网络零售额28.9亿元、增长24.91%。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方式,推进招商引资提质进位。
1.招商理念不断创新。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不见面招商”,推动一批在谈项目签约落户。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市招商经验作出重要批示并要求在全省推广。举办11场“屏对屏”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26个,投资总额250.3亿元,其中签约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
2.招商氛围日益浓厚。我市两位主要领导先后带队赴北京、浙江、广东等地走访中电科集团、海康集团、中集集团、深圳前海托克马克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1-10月,各区(市)主要领导外出招商168次。举办鹰潭(杭州)物联网暨铜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省委常委、副省长吴忠琼、省政府副秘书长熊科平、省商务厅厅长谢一平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共签约项目25个,签约金额210.6亿元。
3.招强引优成效显著。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投资20亿元、阳光城集团在月湖区并购永盛百货项目,国内500强企业深圳欧菲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电子铜箔和引线框架项目、绿城集团投资50亿元等项目纷纷落户我市。引进了力博投资50亿元、浙江客商黄留肖投资60亿元、台湾永晋电瓷投资2亿美元、常州长青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等招商引资重大项目。
(二)主动作为,确保外贸出口有增不减。
1.强化政策落实稳外贸。及时将《中央及各地应对疫情政策文件汇编》、省政府应对疫情20条政策措施,鹰潭市应对疫情18条政策措施,省商务厅应对疫情稳定外贸增长10条发给外贸企业。今年以来,已拨付省、市外经贸资金1126.61万元。从6月份开始全市外贸实现了正增长,截至10月份,我市外贸出口增幅已跃居全省第二,四小地市第一。
2.引导企业转型稳外贸。目前,我市已有荣嘉医疗、赛夫医疗、远东药业等3家企业列入中国医保商会白名单。引导企业展示方式转型。针对国外疫情情况和国外市场需求不足的现状,引导企业从线下参加展会转入线上展示产品。
(三)培育项目,提升规范市场保供能力。
1.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示范项目。印发《鹰潭市龙头山商业街区改造提升改造实施方案》,投资2亿多元,改造提升20多个项目,将60万㎡的龙头山商业街区打造成集美食名吃、休闲购物、文化娱乐于一体,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的综合型商业街区。
2.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省级扶持资金,建设改造余江县建设路菜市场、贵溪市彭湾镇农贸市场等2个县乡农贸市场。对接国家电商扶持政策,指导贵溪市积极实施国家“电商进农村示范县”项目。截至2020年5月,7个子项目顺利实施,总拨付资金 760元,资金拨付率为51 %。
3.提高市场应急保供能力。疫情期间,推动供需对接、产销对接,调度全市各大中型超市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据统计:供应粮食1217.31 吨,食用油 569.17吨,猪肉627.08 吨,蛋351.58吨,蔬菜2689.09吨,方便面158.21万桶,火腿肠101.73万根,矿泉水98.46万瓶。
(四)多措并举,拉动商贸消费稳步回暖。
1.消费升级稳步推进。出台《关于应对疫情促进商贸行业适宜性发展的11条政策措施》;与九江银行联合发行350万元电子消费券;举办了鹰潭市“十大名菜”和“十大名点”评选活动。
2.做好家政企业建设。抓好家政服务业的培育,及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全市3家重点家政企业,全年业务增长迅速。
3.狠抓商贸安全工作。健全鹰潭市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调整和完善各自职责。及时召开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签订安全责任状,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
(五)统筹布局,推动物流市场全面发展。
1.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围绕“统一平台、统仓共配,降低物流成本;网络健全、配送高效,惠民服务更加便捷;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协同发展”的目标,高位推动城乡融合。
2.搭建网络销售平台。支持开通“今日头条、抖音线上销售”暨“京东特产•鹰潭馆”,促成近100个鹰潭优质特色产品与新媒体、新电商高效对接,搭上“电商+直播”这一新业态、新模式的快车。
3.发展商贸物流。制定《鹰潭市商贸物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广电商消费无接触配送服务的通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
1.着力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强化开放意识,围绕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围绕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国企、央企等知名企业,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大力推动台湾产业园项目、龙虎山度假养生小镇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2.着力打造园区载体平台。发挥各开发区特别是国家级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主战场、主阵地的作用,大力开展“三请三回”“三企”入赣活动,深入实施招大引强“三百工程”,大力引进华西能源高端铜基新材料项目、华宝咸味香精生产项目等一批龙头型、集聚优质的“5020”重点项目,推动园区在“作示范、勇争先”中走前列、当尖兵、当先锋。
3.着力提升经贸平台作用。积极借力世界绿发会、世界VR产业大会、世界赣商大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活动等省级系列重大经贸活动平台,精心打造提升我市铜产业、物联网产业等招商推介会效应。充分发挥广东省江西商会、深圳鹰潭商会等重点商会桥梁作用,向外地宣传推介鹰潭,力争引进更多的资本流向鹰潭。
4.着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紧盯项目“四率”(注册率、签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围绕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紧抓“一名领导牵头、一支队伍推进、一份推进计划、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服务推进机制。强化全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全市“三比三看”现场会议等推进活动,促进新月集团铝产业园、深圳巴斯巴集团的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等重点项目落地。
(二)着力做好稳外贸工作
1.做好出口转内销工作。引导外贸企业用好出口产品转内销政策,借助国际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依托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我市跨境电商示范企业等专业运营机构,建设综合电商服务平台,畅通国际国内销售渠道,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2.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建立金融、国税、海关、外管、商务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机制,完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做好领导挂点中小微企业工作,推动解决外贸进出口中的突出问题。
(三)全力做好消费促进工作
1.积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重点打造集美食名吃、休闲购物、文化娱乐于一体,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的龙头山综合型商业街区。打造美食街(乡)示范点建设,积极参评2021年全省特色美食街(乡)。
2.规划编制成品油零售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报告初稿。完成鹰潭市成品油零售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初稿编制工作,推进鹰潭市主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21-2035)规划编制工作。
3.发展夜间经济。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凸显夜间经济特色,打造集美食名吃、休闲购物、文化体验、娱乐消费于一体的夜间经济集聚区。
4.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加大全市家政服务业培育力度,争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示范城市。
5.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对照国家城乡融合试点建设目标要求,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电商物流网络建设,打通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出台相关政策,对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商户占比超90%以上的大型商贸综合体给予支持,鼓励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电子商务。